半个世纪以前,一部名为《水上春秋》的故事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公演,内容是讲游泳运动员成长的经历。谢添的这部导演处女作与上影厂谢晋执导的《女篮5号》以及同年长影厂拍摄的《冰上姐妹》一起,成为新中国体育题材故事片的代表作。
把话题扯得更远。从起源来说,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大体分为三种:第一是人类生活本能,如跋山涉水所需的田径、游泳;第二是从生产和军事活动中而来,如射箭、射击;第三则完全是现代社会文化现象,纯粹为健身和带有娱乐性质的比赛而设计发明的项目,如球类。因此,专家和学者往往将第一类项目视为基础运动,用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事业发达程度。游泳即属此类。
从竞技水平发展进程看,中国游泳几起几伏。上世纪50年代吴传玉为新中国体育获得第一个国际比赛冠军,并未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,但随后穆祥雄等人多次打破蛙泳世界纪录,发生在国际泳联禁止潜泳的时代。当年穆祥雄等人从近乎原始的仿生原理出发,靠积极改进技术获得成功。
中国游泳再度崛起取决于如何利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,坚持走出去请进来,吸收国际先进训练手段,以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训练水平。中国游泳正踏入第三次崛起,并产生出优秀的代表人物。
体育不同于政治,“中国威胁论”在体育领域中不是说“有”就能真实存在,也不是说“没有”就真能打消他人的顾虑。什么事情一旦走进“神化”,麻烦就会伴随而来。在比拼体能的周期性项目中,应对怀疑似乎成了胜利者必须做好准备的规定动作。老牌劲旅看到挑战者后来居上心有不悦,中国游泳不能幻想在毫无争议的环境中提高自身能力,有水的地方总有波澜。
电影《水上春秋》讲述两代人因游泳改变生活的故事和新中国游泳运动的起步,具有真实的生活原型,饰演华小龙的演员于洋为此专门到体院接受游泳训练,达到三级运动员水平。上世纪60年代,毛泽东提出“6亿人当中能不能有3亿人会游泳”的希望。这些往事都表明游泳的生活化。虽然现代化都市中的游泳馆使人们生活中多了消遣去处,但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仍不排除在室外进行,可见,游泳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结合,并保留着浓重生活本能的运动。
2012年,当叶诗文[微博]、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游泳新的辉煌之时,舆论持续大热。然而,这样的佳绩也未能掀起社会上和少年儿童游泳热潮,游泳依然是城市白领休闲和个别天才奋斗的运动。中国游泳在竞技层面由弱变强,大众层面却未能遏止由大变小。做大做强,还需时日。(汪大昭[微博])